2)第七四三章 投名状_大明钉子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遇见第四师一部,遭受迎头痛击后,丢下数万百姓,转向正西由白城方向而去,据判断其意图是途径科尔沁部往兴安盟而去,最后的目标是投入大兴安岭的茫茫林海。

  多尔衮偃旗息鼓,并没有打出王旗,所以天策军并没有第一时间判断出其主力方向,在大幅度瘦身之后,多尔衮已经显现出原形。

  如何解决多尔衮,天策军司令部其实有两种不同意见。一个是迅速解决,一劳永逸。另一个是兵走奇招,将多尔衮一直往西赶,天策军跟随多尔衮的脚步杀进蒙古草原,一直向西直达西域。

  王越不得不佩服某些人的发散思维,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延伸下去,天策军能一直追着多尔衮的脚步杀进欧洲了。

  最后王越没有采纳这个意见,而是中和,让蒙古人主动归顺,抓了多尔衮做个投名状。

  关于如何解决蒙古问题,王越倾更向于军事压力下的政治解决,这样做的成本最低。

  要彻底解决蒙古,将广阔的北疆囊括入中原王朝版图,单纯的军事解决是无法一劳永逸的。大汉王朝的北驱匈奴和明成祖的五次亲征蒙古,虽然在军事上获得了胜利,但是这一地区在后来又逐渐的丧失。

  关键的问题就是这一地区的经济价值,在农耕社会,广阔的北疆无法农耕和利用,所以中原王朝因为经济负担过重而放弃。但是进入工业社会,这片地区丰富的矿藏,将显现出其价值所在。

  这就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只要工业体系逐渐完善,北疆终将会主动地纳入中原王朝,无论是中央政府的意愿和强制,还是蒙古族的意愿,都将不可阻挡。因为离开了中原工业的需要,北疆的矿藏将一文不名,利益的驱动,任何人都挡不住。

  这些蒙古人确实被天策军的战斗方式吓坏了,这次又被王越“请”来现场观摩进攻辽阳之战,不禁暗自庆幸自己没有身在辽阳城内。

  现在的蒙古早已经不是黄金家族时期的蒙古了,往日的荣耀已经淡去,自满清多次西征之后,蒙古诸部已经逐渐依附了大清,看样子如今又要重新换个主人了。

  天策军攻入辽阳城内后,战斗很快就呈现出了一边倒的态势,无论是一百多辆战车布满全城,割裂清军各部之间的联系,还是天策军犀利而有效的进攻,清军就陷入了各自为战态势,大批的清军战死或者投降。

  辽阳已成清军的死地,瓦克达和满达海没有听从父亲代善如同交代后事般的安排,而是对视一眼心领神会,上前抱住代善就走:“父亲,请恕孩儿们不孝,我们带您冲出去。”

  代善年迈,加上腿上走伤,哪里是两个身体强壮的儿子的对手,身不由己的他被强行扶上战马,连声骂道:“孽畜啊,孽畜。”

  代善手下的亲兵戈什哈都不敢阻拦,这到底算是家事还是国事,已经无法判断,现在的辽阳城已经完全混乱,心思活泛的人已经在琢磨着自己的生路,谁还管的了那么多。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