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二九章 这是在养大爷呢_大明钉子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不再是以前的京郊模样,由于公交的开通和两地之间来往频繁,又新建了不少居民点,一个新城的雏形逐渐形成。

  七十多万高收入人群,刺激了商业的兴盛,京城及周边的商人纷至沓来。

  据目前统计,来起点城从商的人员达到近五万人,这部分人中的大多数人目前计入流动人口,因为这些人还没有拿到起点城的身份证,而只有居住证,所以还享受不到起点城的其他福利。

  这些人之所以还没有拿到起点城的身份证,是因为他们不少人都是明朝廷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意放弃现在的身份和地位,而接受起点城法律的约束。如起点城的教育教材、废除人身依附关系、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等,都是他们难以接受的东西,他们都是来经商赚钱的。

  不过这个现象正在逐步改变,因为起点城的大环境如此,而且起点城的氛围也在长期影响着他们。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雇工问题,人身自由的雇工明白了起点城的好处,大多都会选择加入起点城。有人身依附关系的,起点城不予承认,那些坚持大明传统的商贾们渐渐就会发现,他们已经被孤立了。

  在起点城待遇最好的,就是起点城自己的工人和职员,他们无疑是人们最羡慕的对象,一个月有三两以上的高薪,石景山那边已经出现了月薪十五两的工人,他们是高级技工。

  面对这样的薪资,商人们也不得不给雇工加薪,否则人员流失太快了,只要起点城一招工,就会呼啦啦跑的一干二净。拿这些在起点城经商的商贾们口头上的话说:“这是在养大爷呢!”其实他们暗地里还是要赞叹,在起点城做生意就是比京师好做,又赚的多。

  崇祯朝北京城内的城市人口有七十八万人口,加上驻京的军人及家眷以及居于皇城内外直接服务于宫廷的人员的人口,北京城内的总人口有九十七万人口,算上流动人口,北京城有一百多万人。

  由于起点城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吸收北京周边的人口,目前起点城的总人口已经开始接近北京城内的人口,但经济实力起点城不知道高出了多少倍。

  这次天策军司令部的首脑汇聚天津,是为了召开天策军整军会议。

  京城与天津的公路已经修通,承包这项工程的是皇家道路建设公司,他们是包工不包料的。这家公司的工人就是顺天府的军户和京营那十几万官兵,这些人在朝廷的编制是中军都督府和兵部,这是他们明面上的,实际上现在成了为朝廷和皇帝打工的了。

  所以京津之间一百四十公里的路程,汽车只需要一个小时四十分钟。

  在天津可以就地照顾到海军听取会议,另外第一团张继成部也在天津,第六团团长张乐、治安军司令徐良等也从起点城赶到了天津。

  第二团周延、第四团王红武、第五团冯源山等团部军官都从各自驻地赶到,唯一缺席的是第三团李子轩,不过他们可以通过电话会议的获知会议内容。(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