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 广播站_大明钉子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我,他们不可能有识字的机会。我们办的这个学校就是教人识字,识字就能懂礼。那么我们在教人识字的时候再教点别的,也说的过去了。我们没工夫教这些孩子科举的内容,却能提高他们今后的谋生能力,这不是好事吗?你就用这个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如果他们能回心转意,我给你记功!”

  “谢谢城主信任!”徐昌平拱手道。

  “过段时间我要在全城扫盲,要求人人识字,要能写简单的家信和四则运算。所以你抓紧时间找一些这方面的老师,学问不需要多高,能教的了这些就行。必须教新的书写方法和大食数字。”王越对他道。

  徐昌平听的目瞪口呆,全城扫盲识字?

  他心道:我的天!自古以来就没人这样干过啊,城主这是要干嘛?雄心不小啊!

  王越打算将识字和四则运算,普及到为他工作的每个人,学的好的还可以继续学习。

  他要把工人分成八个等级,根据知识和技能来划分。等级越高,基本工资越高,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扫盲中学习好的将进入技术学校,学习一些基本的物理和化学知识以及本专业知识,为即将上马的钢铁厂、水泥厂、炼焦厂、发电厂储备工人。同时农业、建筑工人、修路工人也要进行培训。

  离开学校,王越又来到广播站。没错,就是广播站。

  为了丰富城内人们的业余生活,也为了能牢牢抓住话语权,王越弄来了几套无线广播设备。

  十六个喇叭已经安装到全城,天线架在水塔上,据说信号传输距离可达八公里。在这个没有电波干扰的环境下,可以传输的更远。

  王越长远的打算是将收音机卖到京城,卖到全国各地,不过这要等本土能够生产收音机才能实施。

  播音室内四周用隔音材料填充,房间用玻璃隔开。通过玻璃隔断,可以看到新鲜出炉的播音员苏子玉正在里面忙活着。

  抬头看见王越来了,苏子玉立刻放下耳麦,就要出来。

  王越摆摆手,推开玻璃门走进播音室问道:“怎么就你一个人?”

  苏子玉崞县城关镇人。父亲曾中过举人,虽然没有为官,那也在崞县是地位尊贵的人物,整个苏家都因为苏父逐渐发达起来。

  结果好日子不长,前年鞑子攻陷崞县。那是见人就杀,见女人就抢。苏家房子被烧掉十之七八,上下几十口,就剩下苏子玉和母亲躲在地窖里躲过一劫。

  父亲一死,家里算是塌了天。母女二人埋葬了亲人,擦干眼泪,卖掉剩余的一点房子,雇了几个长工,靠着一些田产艰难度日。却屋漏偏逢连阴雨,旱灾虫灾接憧而来。逃吧,跑吧!苏子玉随着母亲跟着灾民队伍流落到了京城,又进了王越的起点城。

  王越给学校招老师那是百无禁忌,男女兼收。苏子玉腹有诗书气自华,样貌又甜美可人,王越不顾其母反对,毅然将其从洗衣房一帮大妈大娘中间拯救出来,塞进了学校。成立播音室后,又把苏子玉拉来当播音员,谁叫她声音好听呢。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