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7章 户口虚实_汉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己的乡里排队,不要站错了队伍,浪费时间。

  士孙瑞看到这一幕,暗自点头。

  将百姓按乡分开,不仅可以提高登记效率,还能避免混乱。

  混乱会让人焦灼,脾气变得暴躁,如此炎热的天气,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极大。

  分开排队,又提供解暑的食物,秩序就好多了。

  “如何?”士孙瑞回头看了一眼沮授。

  沮授抚着胡须,赞叹地点点头。“思虑周密,很难得。”

  “这得浪费多少石绿豆?”王端有些感慨。“大战之际,每一粒粮食都是有用的,这么做也太奢侈了。”

  “王君侯。”一个年轻小吏赶了过去,向王端拱手施礼,随即又疑惑地看着士孙瑞和沮授。

  王端连忙介绍。

  士孙瑞虽是北军中侯,统领近三万精锐,穿的衣服却很普通,只是一身夏季军服,看起来和普通军官没什么区别。沮授穿得更简单,只作军中文吏打扮。

  听了士孙瑞和沮授的身份,年轻小吏吓了一跳,连忙拱手行礼。

  “邯郸刘劭,字孔才,见过士孙公,沮君。”

  “你就是刘孔才?”沮授很意外。

  “正是,不想沮君也知道小子微名。”刘劭笑得更加灿烂,随即又道:“请三位随我来,县尊在里面。”

  “不用。”士孙瑞摇手拒绝。“我们也没什么大事,不便打扰县尊。你若得空,能为我们解说解说,就可以了。”

  刘劭正中下怀,殷勤地问道:“敢问士孙公有何疑问?”

  “秋收在即,这时候为何要核验名籍?”

  刘劭笑了。“士孙公有所不知,前些日子,县里收到消息,得知有新县尊即将上任,有些乱,县里的名籍散失了不少。不得已,诸葛县尊只得决定提前算人。”

  “名籍散失?”士孙瑞眉头紧皱。

  “是的。”刘劭转身一指正在排队的百姓。“好在邯郸户口虽多,范围却不大,离县城最远的也不过三十里,两天足以来回。诸葛县尊为他们准备了休息的地方,还承诺减免一部分田租,所以百姓还算支持。”

  “今天是第几天?”

  “第三天,再有两天就能结束了。”

  “邯郸还有多少户口?”

  刘劭皱起了眉头。“比我们想象的要少。不出意外的话,整个邯郸剩下的户口不到三千户、两万人,而且……老弱为多。”

  士孙瑞吃了一惊。

  赵国虽不是大郡国,邯郸却是大县,当在万户以上。就算这些年遭了战乱,也不至于损失如此之大。

  王允为司徒时,士孙瑞听他说过冀州的户口,印象中赵国虽然在黄巾之乱时受了兵灾,后来恢复得还算好,一度恢复到八千多户。怎么这几年下来,邯郸的户口不增反减?

  邯郸在西山脚下,袁绍与公孙瓒的交战在东部,应该波及不到邯郸才对。

  “青壮都去哪儿了?”

  刘劭犹豫了片刻,摇摇头。“我等也颇为不解。”

  士孙瑞打量了刘劭一眼,转头问王端道:“君侯就是邯郸人,可知邯郸的青壮都去哪儿了,户口为何不增反减?”

  王端眉头紧皱,不太确定的说道:“我倒是听说,前几年有不少人外出逃难。近的进了山,远的出了塞。具体情况如何,我也不太清楚。只是……”他看着刘劭,有些不敢置信。“整个邯郸不到三千户?”

  刘劭苦笑着点点头。“也许更少。”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