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8章 方向选择_汉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中总结规律,找出最优的配比和加工技术。

  对他来说,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远比结果更重要。

  他最大的贡献,只是改变了研究的方向,将如何避免爆炸变成了如何才能爆炸得更猛,将长生的仙药变成了杀人的利器。

  当然,炸药不仅仅是杀人利器,也能用于矿山开采。

  这一点,已经在他的计划之内。

  工业化是一整套体系,而不是简单的几项技术。

  听说袁术请见,刘协有些意外。

  他并没有召袁术来南阳,袁术也不是郡县官员,不存在上计的任务,跑到南阳来干什么?

  是来为袁谭求情,还是来为袁衡喊冤?

  刘协思索了一阵,没有立刻召见袁术,让他在外面等着。

  魏翱讲完了最近的研究进展,然后提出了一个问题:火药为什么能在密封的容器内燃烧?

  经过多次试验,他们已经得出一个结论,火药有极强的燃烧能力,本质上与其他东西燃烧没有区别,只是更猛烈一些罢了。

  可是他们不能理解的事,为什么其他的东西不能在密封的容器内燃烧,而火药却可以?

  这里面究竟有什么?

  听到魏翱这个问题,刘协差点笑出声来,内心的喜悦丝毫不逊色于第一次听到火药的消息。

  不愧是能写出《周易参同契》的奇才,这么快就发现了问题的根本。

  科学革命的曙光很快就要随着炸药的一声巨响出现了。

  二十一纪世的第三个十年之初有一种新的理论,认为所谓的科学革命可以细分为两个学科的革命。一是物理学,以伽利略、牛顿的力学为代表。一是化学,以拉瓦锡的燃烧理论为代表。

  这两个学科的出现,都与火药密不可分。

  力学的出现最开始是为了解决火炮的射击精度问题。而燃烧理论的出现则是为了解决火药自身的性能瓶颈。

  这些都是最现实的问题。

  是现实的需要催生了现代科学,而不是什么从天而降的苹果。

  如今,他创造了这个需要,也就完成了为科学的催生。

  眼前的魏翱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如果没有他,魏翱只会成为一个炼丹的道士,不会成为真正的化学家。

  当然,伽利略、牛顿本质上也是炼金术士,然后才是科学家。

  “你们讨论的结果是什么?”

  “臣等以为,凡物欲燃,不仅要有可燃之木,引燃之火,还要气。这气可能和人吐纳时所纳之生气相类,而是人所吐之气相反……”

  魏翱侃侃而谈,与讨论火药威力时的勉强无奈截然不同。

  他详细解释了自己的发现。

  经过试验,他发现火药爆炸后的残气与口中吐出来的气,以及普通木材燃烧后生成的气类似,都能让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

  因此,可以推论,在组成火药的三种物质中,必然包含着能让木炭燃烧的生气。

  考虑以木炭经过闷烧,就算有气也被烧没了,他猜测这种气就在硫磺或者硝石之中。他打算对这两种东西进行分别试验,看看能有什么结果。

  刘协很感慨。

  这就是学者与工匠的区别。

  工匠只问结果,不问原因。他们注重经验的积累,却不去探究背后的原理。学者则不然,比起具体的结果,他们更想了解背后的原理,也就是所谓的道。

  魏翱作为一个既有实操经验,又有理论追求的炼丹术士,天生就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只是他追求的方向错了而已。

  炼丹是不会有结果的,炼火药可以。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