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82章 围三阙一_汉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讨论了刘备的国号后,刘协召集贾诩、虞翻等人,重点审议了刘备的战纪。

  为了方便讨论,虞翻安排陆议、徐庶等人做了一个沙盘。

  当表示诸将的兵俑摆在沙盘上,随着战局变化不断称动,战场态势就变得直观起来。

  刘备为什么能打得如此顺利,也就有了解释。

  这群人都很难打,而且攻守兼备。

  张飞、张郃善攻。张飞勐,擅长攻坚。张郃巧,擅长奇袭。两人交替配合,所向披靡。

  田豫、牵招善守,牢牢的护住刘备左右两翼,并及时为张飞、张郃提供增援。

  赵云则指挥中军,随刘备行动,作为全军的预备队。

  在他们的面前,马韩接连遭受重创,溃不成军,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相比之下,倒是袁熙与军功簿上的排位不太相称。他的位置几乎没有动,而且一直在中后方。

  应该是将张郃等人的功劳全部转到了他的名下,这才让他占据了首功。

  由此可以推测,张郃的功劳可能比写出来的还要大,只是为了袁熙,他不得不往后挪一挪。

  “看来征讨高句丽之战让张郃受益匪浅。”虞翻抚着胡须,有些惋惜地说道:“此人用兵能力在颜良、文丑之上,还是被家世拖累了。”

  众人沉默以对,没人接虞翻的话题。

  不管怎么说,张郃毕竟是袁绍的旧部,又随审配反叛。当初投降时,也曾有人向天子建议留下张郃、高览,却被天子拒绝了,一律流放海外。

  现在说这话,岂不是说天子错过了?

  贾诩不紧不慢地接上了话题。“既是名将,就当征战沙场。中原已定,只有海外才是他们大显身手的天地。张郃虽经蹉跎,如今能跟着刘备征战三韩,也算是得偿所愿。”

  虞翻表示赞同,随即又笑了起来。“有这些良将随征,想来用不了多久,刘备就能平定三韩,进军倭国,大儒们也有了用武之地。那么多蛮夷,够他们忙一阵子的。”

  众人会心而笑。

  刘协也笑了,心里却有一些说不出的古怪。

  军功簿上,不仅有张飞、张郃等人的名字,还有陈琳、诸葛瑾等文士。再考虑到国号背后的那些小心思,随刘备东征的儒生影响力也不可小觑。

  一旦战事结束,将士们放马南山,儒生走上舞台,势力会更大。

  到了那时候,他们会不会以小华夏自居,觉得儒门正统在彼,甚至和中原争一争道统?

  按照他对儒生们的了解,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过,他们是不会得逞的。

  在悬殊的实力差距面前,他们那点可怜的实力支撑不起自尊心。

  正统的儒家能守成,维持稳定,却无法实现真正的富强。如果再考虑到儒家重礼带来的铺张浪费,他们主导下的社会必然走向贫富分化,最终入不敷出、财政枯竭。

  东汉就是一个近在眼前的例子,后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