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六章 突围之策_伐清16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臣身受朝廷恩典,被封为讨虏将军,任大军副将,却御下不严,手下将领临阵脱逃,士兵斗志全无,若不是秦王殿下赶到,于国于军,后果恐都将不堪设想!”王复臣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道。

  不过,出人预料的是,“秦国主”孙可望既没有借机刁难这个替刘文秀顶罪的大将,更没有借机打压刘文秀,反而微微一笑,上前一步,弯腰扶起了王复臣:

  “既然如此,孤不罚临阵脱逃者,不罚斗志全无者,却罚敢战勇战,尽忠职守者,岂不是本末倒置了?

  王卿爱兵如子,不忍手下将领被罚,孤明白。但是刚刚战场之上,孤都已经看得一清二楚了,哪个临阵脱逃,斗志全无的,哪个敢战勇战,悍不畏死的,都看在了孤的眼里!

  王卿无罪,非但无罪,还有功,若不是王卿及时带兵攻上,稳住了阵线,城内的清军一出,仅仅靠那二百骑兵和张先壁手下的那几千窝囊废,恐怕我等今日都已经掉进江中喂鱼了!”

  孙可望此话一出,大帐之内,众人一时无言,刘文秀和南府诸将原本悬着的心,也登时放了下来。

  这还能不明白吗?孙可望不仅没有任何打压刁难的意思,还把罪责都推到了张先壁的身上,一句亲眼所见,谁敢反驳?谁又愿意得罪刘文秀一派,公然反驳?更不用说,这大帐之内,可都是刘文秀手下的人啊!

  所谓的“事实”,从来都是为目的服务的,同一件事情,本来就有无数种说法,选择哪一种,侧重于哪个方面,不过是看想要达到什么目的罢了。

  现在,孙可望要的是争取军心,争取刘文秀及其部将的支持,这件事自然是要轻轻地举起,然后轻轻地放下——明面上的军法律历是谁也不能破坏的。

  所以,孙可望的这种说法——为王复臣脱罪其实就是为刘文秀脱罪,自然而然的,得到了大帐之内所有人一致的认同。

  可这就让人觉得很奇怪了呀,按照孙可望的个性,怎么可能不趁机打压一下,甚至夺了刘文秀的兵权,自己亲自坐镇指挥呢?

  不过,这个时候,接了孙可望三道军令而弃置于不顾,心中有愧的,个性又略有些温和的南府大将军刘文秀,忽然主动站出来请罪了。

  当然得主动站出来,不然,孙可望连下的那三道军令算什么?军中法度规矩又算什么?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这个时候,刘文秀都得主动站出来,不然今后如何领军?

  当然,就算真的要罚,也不过是为了维护军纪,安抚军心走个追责定罪的流程而已,自古以来,军中大将王侯违反军纪的最终处理,和“割发代首”的操作,几乎都是属于同一个性质的。

  “秦王殿下,臣身为军中主帅,此次攻城失利,险些酿成大祸,罪责主要在臣,臣甘愿受罚!”刘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