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三十五章 论功行赏_伐清16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是有切实证据的。

  而高高在上,一直偏袒晋王和张名振的摄政王殿下,这一次也罕见地没有任何表态,朝野上下顿时疑云四起。

  于是乎,当孙可望再次拿出了永历皇帝的圣旨,要李定国和张名振回长沙商讨“东征北伐作战计划”的时候,两人就再也没有任何借口继续逗留了。

  毕竟,这个时候屯齐早已经退兵,尚可喜,耿继茂退到福建之后也没有任何反攻的举措。作为军事内阁阁员,李定国和张名振岂有不回行都,参与内阁会议的说法?

  而且,当初永历皇帝给两人的密信中,可都有讨伐孙可望的确切指令,他们也不知道孙可望是不是真的掌握了什么证据。

  更不用说,这个时候,两人要是公然违逆皇上的旨意,就是赖在广东不回,恐怕就算孙可望没有证据,军心人心也不会向着他们,广东的地方力量到时会倒向谁,也就更难说了。

  特别是,现在朝中军中都在盛传摄政王偏向晋王和张名振,赏赐的规格甚至超过了当初殿前军收复湖南的时候,孙可望如今完完全全就是一副真心错付,错信奸臣的人设。

  而随着弹劾越来越多,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李定国也只好松口,一方面将缴获的战利品一部分上交中央,对外宣称自然是战斗激烈,局势混乱,免不得一时疏忽了!

  另一方面,对于孙可望派来的大小官员,李定国也只好任用了一小部分,以堵住悠悠之口。但是营庄,督察司和军法队方面却仍旧不肯松口。

  而张名振见李定国做出了妥协,他也不想成为靶子,随即也在北上长沙之前,有样学样。

  但是,他只占了二府之地,麾下一大批鲁系官员需要安置,只能是在军队方面做出让步,并想要借此捞一些老兵过来,然后重金收买,以提升军队战斗力。

  与此同时,这段时间,郑成功和张名振再次勾搭上了。原本张名振想让潮州供给郑军粮草,而郑军则是让出部分贸易额,但郑成功并不愿意,声称只能用白银购买粮食。

  而随着孙可望的步步紧逼,原本还想拉扯一番的张名振也只好答应。

  郑成功现在实力损失巨大,而孙可望根据局势的变化,已经下令将广东沿海的水师重新整合,并让陈奇策,邓耀等人作为主将,隐隐还有以两广安南为基地,开展海贸,争夺郑系海上贸易线的意思,这使得郑成功一方面不敢和孙可望直接翻脸,一方面又赶紧加强了和张名振,李定国的联系。

  广东政治局势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孙可望虽然实现了将李定国和张名振大军困在广东,自己控制广西,保持威慑的目的,但动作迅速的李定国和张名振却让他失去了控制广东民政和贸易的机会。

  不过,孙可望仍旧掌握着永历-大西政权的最高权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