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章 郑森归来_崇祯之军火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让他上岸,来京见朕。”

  “遵旨。”

  施邦曜听崇祯语气镇定,猜测皇上提前知情,心里稍安,赶紧行礼出了校场,带人赶往天津。

  崇祯的思维被天津那些船只打断,没心思继续当他的“教官”,将突刺的要点讲解过后,准备起驾回宫。

  “皇上!”那名把总突然跪地高呼,似是有话要说。

  崇祯奇怪,转过身来,问道:“何事?”

  “末将……末将有疑问,末将想……”

  旁边参将见这人敢直接向皇上进言,心里很是紧张,拼命的使眼色。

  见这个把总吞吞吐吐,欲问还怯的样子,崇祯笑了笑,说道:“不必胆怯,有问题就问,要是问的好,朕还有赏。”

  那名把总稳了稳心神,道:“末将斗胆,请问皇上,为何要先争建虏,在平江南?”

  “有什么不对吗?”崇祯皱眉,反问道。

  那人一愣,想了想,道:“江南谣传不断,以致藩王自立,已经乱了正统。天下几近分崩离析。

  古人云,欲攘外者,必先安内。

  故,末将以为,皇上应该南下平叛,安定人心后,再行北伐。”

  崇祯听了,对这个人升起了好奇心,问道:“你叫什么?是哪里人?”

  “末将张煌言,浙江人!”

  “张煌言!”崇祯吃惊,他怎么会在京师,还做了飞龙军把总?

  张煌言的大名,朱友健是知道的。

  历史上,建虏攻破连破扬州、南京、嘉定、杭州,弘光朝廷覆灭,二十五岁的张煌言,挺身而出,投笔从戎。毅然参加刑部员外郎钱肃乐的勤王军,并奉表到天台请鲁王朱以海北上监国。

  后联络十三家农民军,与郑成功、李长祥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二十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

  直到康熙三年,随着永历帝、监国鲁王、郑成功等人相继死去,张煌言见大势已去,在南田的悬嶴岛解散义军,隐居不出。

  同年被叛徒出卖,被俘遇害。

  后世将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是鼎鼎大名的民族英雄。

  “朕记得你是崇祯十五年的举人,文武双全,但是,你人应该在浙江,为何在京师从军?”

  张煌言听到崇祯知道在自己,心里又是吃惊又是激动,道:

  “末将听闻京师收复,北方分房分地,疑虑重重,遂孤身前往京师求证。

  一个月来,末将所过之处,百姓安定,人人拥戴朝廷,心里万分崇敬皇上。

  又逢飞龙军招募新兵,末将为了报效朝廷,遂于京师从军!”

  崇祯惊呆了,这位民族英雄竟然因为自己的蝴蝶效应,来到了北京。

  而且在郑成功到京的同一时间被自己发现,真是机缘际会,难以琢磨。

  “好!你有此心,朕心甚慰,你能弃笔从戎,更是难得。你交接一下,以后就跟在朕身边吧。”

  “什么?”张煌言瞪大眼睛。

  那参将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