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2章 口味变了_一品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茶叶,是被官府垄断经营的商品。

  所以茶农必须把自家的茶田上报给官府,然后每年的产量也要如实上报,在茶商来进行交易时,官府便从中抽税。

  从明面上,应该非常稳妥才是。可只要有心,永远有人能钻得到空子。

  第一个空子,就出在炒茶上。

  茶叶必须经过炒制才能饮用,但炒得好坏,除了关系到茶叶的品质,还关系到一个更重要的东西——产量。

  明明炒出三两茶,硬说只炒出一两,反正这是个技术活,也不太好查,那么剩下的二两不就可以昧下了?更别提晾晒时长了霉的,运输时毁损的,一斤茶叶又可以克扣下几两来了。

  胆子更大些,就可以打茶田的主意。

  仙源山成熟的茶田就那些,早被人瓜分光了,可周边呢?反正都在仙源山四周,也占着这里的灵气,怎么就不能种上茶树,当作仙源山的茶叶?

  然后这些周边茶田很有可能并不在仙源山的地界上,也就入不得仙源山的官府,成了不用计税的私田。

  当然,这么多的茶叶剩下来,也不能自己变成银子滚回来,所以需要有人把这部分私茶收了去,再秘密发往全国各地。搭配着官茶一起出售,那就天衣无缝了。

  反正这茶叶又不象银子,还打着印记,它到底是怎么流出来的,谁能查得出来呢?

  “他们好大的胆子!”

  沐劭勤真没想到,这些官员贪污起来居然如此大胆。这还真是产供销一条龙,大笔原该进入国库的银子就这么流入了私人腰包。

  欧阳康初听闻时,也觉十分震惊。

  据鲍义庆交待,象他们这些在各个村子有头有脸的大茶商,其实在外省哪有狗屁的生意?全是拿些旁的生意遮掩,在贩卖私茶。只要给官府孝敬了足够的银子,那是一路畅通,半点不必操心。

  而据他说,这条线上的银子,他们还赚得不是最多的。赚得最多的是官方指定的几个大茶商。他们因为有茶引子。可以更加方便的把茶叶南北倒卖,牟取暴利。

  那在仙源山周边的茶田,基本上都是高官显贵的地盘。全找家里的奴仆冒充流民开垦无主荒地的借口在那儿挂着,所以他们的分赃也更为隐蔽。

  在整个灵州。除了直接管着茶叶的官员受益。一些普通官员也能喝口汤的。尤其在每年春秋两季。本地官员都会或多或少额外发放一笔银子,那就是茶银。

  是在以灵州这个地方,这么多年来。纵然谁都知道茶税亏空得厉害,可没有任何人会向上举报。

  直到有个叫方宁海的愣头青御史跑回来守孝,才惹出事来。

  这个方宁海早先说过,家贫如洗,是老爹勒紧裤腰带供出的一个读书人。所以,这孩子读得有些呆了,就算是身在茶乡,也完全不知道茶道黑暗。

  后来他因天赋出众,十几岁时就进京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